我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某一段時間會經常不由自主地哼起某一個旋律,跟心情無關、跟場景無關,就只是很單純、下意識地重複著;而我突然發現,最近一直在哼唱的曲調,竟然是當兵時每天唱的軍歌。

在臺灣的男生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接到來自國防部的兵單、入伍去服役。入伍前大家是百般地不甘願,為的是「白白浪費近兩年寶貴的青春時光」,也或許是對於即將面對一種全然陌生的隔離環境而緊張,也或許是優渥的生活過慣了而不想吃苦,總之大家都不是那麼甘願地入伍去;等真的熬到了退伍,重拾平民身份,那一段「比狗還不如」的歲月卻著實令人頗為懷念。二次大戰太平洋戰區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說:「給我一百萬要我再去重新過一次我的軍旅生涯,我才不幹;但是要給我一百萬來換我的軍旅生涯回憶,我也不幹!」當然,我的軍旅生涯不論是危險度、辛苦度、回憶度,從各方面看起來跟老麥帥都是沒得比的,所以如果有人給我一百萬叫我重來一次或是要換我那段回憶,我可能會考慮一下也說不定。

然而回首望去,那些日子裡所憎恨的一切,畢竟還是獨特而且深刻的:白目的同袍弟兄、老舊的隨身裝備、擦不完的槍、保養不完的砲、狗屁倒灶的業務、「shit always rolls down」的長官、加不完的班、站不完的哨、跑不完的戰備、唱不完的軍歌......沒錯,就是唱不完的軍歌。

打從一入伍的新兵訓練開始,軍歌就成了生活中必要的一部份,在最基礎的單兵教練「立正」、「稍息」、「齊步走」之後,軍歌就開始很自然地出現行伍之中,不管到哪裡都要唱軍歌,走路去餐廳也唱、去教練場上課也唱、去靶場打靶也唱、就連捧著臉盆穿著拖鞋去隔壁營借熱水洗澡也要唱。沒經歷過的人聽起來大概會覺得很錯愕,不過一旦身處那樣的環境,一大群男生列隊行進在道路上,假如一片沉默的話,反而很突兀;再者軍歌其實有調整步伐的作用,可以讓行伍的步伐盡量保持一致:當然,這必須是在大家都很有節奏感的狀況下才成立的。

部隊裡面的軍歌往往都是採用最古老的方式-口耳相傳-來傳授的,原本這應該是連隊裡面輔導長的工作,但是誰能保證每一個輔導長都是好歌手呢?再加上「有魚大家摸,狗屎往下滾」的部隊文化,教唱軍歌的重責大任當然往往是「輔導長推給排長、排長推給班長、班長推給學長(老兵)」了;但是就連老兵們學習的版本可能都不同,我就看過兩位士官彼此堅持砲校校歌的某一句該怎麼唱而差點打起來的狀況(結果教出來的還是錯的)。在缺乏「正確版本」的教導下,變成了一首軍歌可能會發展出屬於某個連的獨特版本:同樣的旋律由每一個連隊來唱,感覺都不一樣。

曾經有一段時間軍教片很盛行,所以片商推出了所謂的「報告班長」系列電影,一時之間讓「九條好漢在一班」這首簡單的軍歌突然變得大家都會唱,彷彿軍人都唱這首歌;但是當輪到自己從軍去的時候,卻發現大家幾乎很有默契地「不唱這首歌」,不管是帶隊的排長、或是每次行進被指定「起個音」的弟兄,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其他軍歌來唱,或許是大家都聽膩了吧,也或許是一種發自於內心、潛意識裡對「電影情節的都跟現實不一樣」,做一種無聲的抗議。而「九條好漢在一班」也因為隨著國軍編制的改變,部隊編裝不再是「九人一班」,而把歌詞改成了「英雄好漢在一班」,這一改,似乎讓大家更不想唱了。

其實一首好的軍歌跟國歌、國旗歌一樣,都應該是「跨時代、跨地域、跨族群」的,歌頌的應該是一種精神、凝聚的應該是一種氣氛,而不是具體的政治鬥爭或是偶像崇拜,臺灣因為特殊的歷史經歷,所以部隊裡唱過許多歌頌「中國大好河山、總理英明睿智」的軍歌,也一度大力宣導「打倒臺獨主張」為題的軍歌,但是這些歌曲如今皆不復得聞;不管上頭的政策如何,構成軍隊的主體原本就來自社會各界,大家始終是有能力去做篩選、去求取共識的。

我這個年紀的男生,在考上大學的那年暑假是要先上「成功嶺」去體驗一個月的軍旅生活的,所以「成功嶺之歌」當然也就成了有上成功嶺的男生們的共同回憶,這首歌在我們一抵達火車站的那一刻就不斷播放,想忘都忘不了;而當開訓典禮那一天嶺上兩萬多人集中在大校場上一起高唱這首歌,那可是十分震撼的。嶺上的那一段時間可說是生平第一次離家最久的日子,還記得當舉辦懇親會、大家得以跟家長、親友會面,重新呼吸自由空氣的那一天,每個人的心中都是充滿「感激」;那時我的家人都沒有辦法到臺中去看我,所以我和幾個同樣落單的同學選擇在台中車站前的麥當勞泡了一整天;記憶裡雖然少了見到家長的那種激動,但是當兩個禮拜以來第一口冰涼的可樂滑過我的喉嚨,我還是不禁微笑著感謝上帝發明了麥當勞。

成功嶺之歌


國旗在飛揚,聲威浩壯,我們在成功嶺上,鐵的紀律使我們緞鍊成鋼,愛的教育給我們心靈滋養。
驚奇震撼緊張,替生命開礦,團結合作創造,讓智慧發光。
風雲變色,世界動蕩,我們在成功嶺上,擔當國家興亡,衝破驚濤駭浪。
靠我們自己的堅強力量
永遠奮鬥前進,永遠奮鬥前進,迎接反共人心的歸向;
踏上成功之路,踏上成功之路,高唱勝利交響的樂章。


還有一首就是甄秀珍唱的「成功嶺上」,打從成功嶺列車抵達車站,甫步下月台就會聽見這首歌曲,反覆不斷地重播。當時心裡只覺得五味雜陳,但現在回想起來,那真的是一種很特別、只專屬於那個年代的氛圍。

成功嶺上


英雄來自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奔向成功嶺上。
英雄懷有崇高理想,為崇高理想集合在成功嶺上。
堅定信念,認清方向,國家興亡,我們擔當。
熱情洋溢,神采飛揚,個個都是中華的好兒郎 。


不過這一切隨著成功嶺大專集訓的停止,已成絕響。

大學畢業之後入伍服役、下了部隊,過著真正的軍旅生活,那又是另外一種全新的感受了。因為我抽到的是乞丐軍種-陸軍,所以「沒有好食物、沒有好衣服」,有的是一大堆的「教條、守則、規矩」,一看就頭大的繁文縟節。每天早晚上都要各來一次早點名與晚點名:除了真的點名之外,就是唱歌踏步、伏地挺身、開闔跳,早點名之後還得進行每天例行的3000公尺晨跑,而晚點名則是會把才剛洗好澡不久的我們再次弄得滿身大汗;早點名時要唱「陸軍軍歌」,晚點名時要唱「我愛中華」,唱完還要呼口號:「奉行三民主義!服從政府領導!保衛國家安全!完成統一大業!」。不過說老實話,我覺得大家其實都喊得很尷尬(包括連長在內),而今想起這些每天的例行公事,難免還是會為自己行為上的妥協與順從覺得有點無奈,即使自己始終在心中認為「我是自由的」。

中華民國陸軍軍歌


風雲起,山河動,黃埔建軍聲勢雄,革命壯士矢盡忠,金戈鐵馬,百戰沙場,安內攘外作先鋒,縱橫掃蕩,復興中華,所向無敵立大功。
旌旗耀,金鼓響,龍騰虎躍軍威壯,忠誠精實風紀揚,機動攻勢,勇敢沉著,奇襲主動智謀廣,肝膽相照,團結自強,殲滅敵寇凱歌唱。


而由於我在空軍基地服勤,所以空軍軍歌也是耳熟能詳,身為優雅的「陸軍空戰隊」我們當然要覺得陸軍軍歌比較好聽,但是私下的我認為空軍軍歌實在是很不錯的。

中華民國空軍軍歌


凌雲御風去,報國把志伸,遨遊崑崙上空,俯瞰太平洋濱,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同志們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國祚皇皇萬世榮。
盡瘁為空軍,報國把志伸,哪怕風霜雨露,只信雙手萬能,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同志們努力努力,同德同心,國祚皇皇萬世榮。


而平日要唱的軍歌可就更多啦,我保守地估計了一下,在平時練習的軍歌中,常唱的至少有20首左右,不過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一首:「黃埔軍魂」,當時只是很單純地覺得這一首軍歌跟一般的軍歌不太一樣,不但曲調好聽,連歌詞都填得好,後來才曉得原來這一首歌是1978年由柯俊雄主演的一部同名電影「黃埔軍魂」的主題曲,還是劉家昌作的曲。

黃埔軍魂


國家的干城,革命的先鋒,文武合一,薪火相傳,為國為民盡忠。
輝煌的歷史,光榮的傳統,如手如足,一心一德,個個都是英雄。
親愛精誠,團結奮鬥肯犧牲,讓黃埔的精神長在藍天上放光明。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把這些陪伴著我度過軍旅生活的歌曲一首一首播放出來,和槍砲、子彈、刺刀、戰車比較起來,軍歌應該是「軍隊」這個因為戰爭應運而生的產物中,唯一的和平物像吧;也因為我有幸在承平時代從軍,所以我很慶幸我記得的是軍歌,而不是殺人後的戰慄或面對死亡的恐懼。

再補上一首:「黃埔精神」。這首歌原本是陸軍官校的校歌,後來陸軍體系其他的相關學校(例如:步兵學校、砲兵學校、化學兵學校、工兵學校、裝甲兵學校、陸軍高中...等等)也全用這一首歌的曲調當作校歌,並且保留最後兩句「發揚吾校精神」的歌詞,成為一種傳統。

黃埔精神





「陸軍官校版」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
親愛精誠,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砲校版」
砲聲隆隆,飛彈升空,這是國軍新砲兵。
精研新學術,培育新精英,我們是勝利的先聲。
支援友軍,以火力消滅敵人,
重聯戰,講協同,八二三,建奇功,
嚴格精實,革新作風。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步校版」
臨陣當先,決戰致勝,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地形任縱橫,勇猛頑強,殲敵建功,
忠誠精實,名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不怕難,光民族,復國土,
碧血丹心,為國干城,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工校版」
橋映長虹,機聲轆轆,這是工兵的烘爐。
教育要精實,科技要精通,工兵是萬能的兵種。
奉行主義,我們是革命先鋒,
山可移,海可填,攻必克,守必固,
效忠領袖,矢勤矢勇,
發揚吾校精神 發揚吾校精神!

「通校版」
國家干城,軍中神經,這是通信的搖籃;
戰技須精練,學術要貫通,獻身做無名的英雄。
支援三軍,協同諸兵種作戰,
求迅速,須確實,守秘密,要更新,
親愛精誠,奮發一心,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化校版」
江水洶湧,花崗習武,這是科學的隊伍;
學術須精研,理化要精通,走向核生化的尖峰。
火海煙雲,支援作戰協同三軍。
要合作,講效果,化學兵,建殊功,
誠實陽剛,樂觀奮鬥,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後校版」
補給保修,運輸衛勤,這是後勤的要務;
樣樣講技術,事事求效率,適時適地,主動服務。
術德兼修,我們是後勤菁英,
不怕苦、不怕難、要學習、要研發,
親愛精誠,記取光榮,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我既身為砲兵,以此軍種為榮,豈可不推薦一首專屬「砲兵」的好聽軍歌呢?

在1986年,由丁善璽所導演的「八二三炮戰」中,飾演政戰大隊的方芳芳等演員們,合唱了一首「砲兵之歌」,讓我印象深刻。這一首軍歌比許多老軍歌好聽多了,而且歌詞非常有氣勢,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砲兵之歌


轟、隆、轟、隆、轟隆砰碰砰!
九天之雷由我響,閃電之光由我發
堂堂巨砲滾滾風沙,鐵膽鋼筋保我中華

擦亮膛線、計算尺碼,瞄準方向、撞針一拉
千里決勝戰,大地開彈花
砲兵好兄弟,齊報就位,瞬發裝填與敵來搏殺


在電影的字幕上,少了一句歌詞,到底「歌詞是什麼」,變成眾說紛紜;目前出現過的幾個版本是:「堂堂鐵堡滾滾風沙」、「堂堂鐵砲滾動風沙」、「堂堂巨砲滾動風沙」...等等;而其中的「滾動」也因為電影中演員的嘴型有「滾滾」的說法。但在仔細觀察,以及考量歌詞前後「文句不重複」的原則之後,我認為那句失落的歌詞應該是「堂堂巨砲,滾動風沙」。



上面這則連結,是電影「號角響起」裡最後的片段;眾人合唱的那首軍歌叫做「老兵」,那是一首我覺得很好聽、很有感覺的軍歌,而且根據Google得來的資料,這一首歌原本是「特遣隊之歌」,剛好呼應了電影中主角們齊聚一堂的「龍平特遣隊」,可見劇終安排這一首歌,是極為貼切的;可惜就連政戰總隊也找不到相關的mp3檔案。因此,想聽這首歌,就只能靠YouTube上的連結了;btw,這部電影實在可以說是軍教片拍了十幾年之後的經典佳作。

老兵

飄揚的旗幟、嘹喨的號角
戰鬥的行列是他快樂的家
一心一意、熱愛著祖國
更把生命獻給了她
道不完南征北伐*的往事
數不盡一身光榮的瘡疤
哪怕白了少年頭
報國的心意就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

*電影字幕將"伐"字改成了"戰"



2007/11/19 新增:
糯米團:英勇的戰士搖搖頭




2011/12/07新增:
宇宙人:軍歌



延伸閱讀:全民拚國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