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E-mail,也比不上她身旁一個真實的擁抱。』
這是大學時代一位學長給我的當頭棒喝,直到現在我還可以從記憶中想起他臉上的那種對遠距離戀愛的不以為然。當年的我雖不至於對這樣的看法覺得嗤之以鼻,倒也不願意放在心上,總以為幸福快樂與否和距離遠近並不相干,存乎二人一心而已;現在想起來,抱著類似心態在等待我失敗的人,或許不在少數。

可是,願意守著遠距離戀愛的人,本身就不是輕易放棄的人,我也是。

雖然結局不出所料--不出學長所料--再多的email、再多的隔海關心,還是填補不了現實中有形、無形的距離;我等待了七年的時間,並不算短,無論是否有其他的人擁抱了她,最起碼『我擁抱不到』是十分肯定的事實。談感情似乎就是這樣,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即便是她最後做了某個令我傷心的決定,再難過也只能多給她一些祝福。

成天等著對方的email是不好受的,但是『歡喜做、甘願受』,那是甘之如飴的;等到了email是甘,等不到eamil就苦。但是這種等待的煎熬,或許還好過『音訊全無』的那種忐忑不安。尤其是身處網路發達的今日竟還音訊全無,那要讓人不想入非非是何其困難。

遠距離的戀愛真的無法延續嗎?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張小燕主持的訪談節目,節目中訪問了特別來賓對維持『遠距離戀愛』的看法,那位來賓輕鬆地說出她維繫的原則:『訂一個期限。』雙方為彼此訂下一個期限,或一年、或三秋,期限到了,兩個人必須都回到同一個城市生活,呼吸相同的空氣、感受相同的氛圍。如果期限到了,有任何一方無法歸來或歸去,雙方也就不必再勉強彼此,緣分或許就到此為限;只不過承認緣盡容易,願意真心接受就難了...但這不在討論範圍內。

遠距離戀愛的代表,當推楊過、小龍女。神雕俠侶一書最後的增補部分當真是金庸先生的神來一筆,為『訂下期限』的遠距離戀愛做了最好的註解。雖說書中的情節發展楊過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期限、小龍女也本是一心求死;但是換個角度來看,若無這一十六年的約定,楊過當年不是求死,就是放棄了,對於深信小龍女在大海彼端的楊過而言,『一十六年』的期限約定,絕對是他撐下來的關鍵。

期限之說,倒也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用:願守者守之,不願守者棄之。到底是『不想牽絆對方』還是『不希望對方牽絆自己』呢?或許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吧!『會等待的還是會等待,會離開的終究會離開』,我是這麼認為的。即使變數是這麼不可預期,我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快樂地繼續走下去,最後團聚在相同的城市中。

我寫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很簡單,因為身邊其實也有一些正在談遠距離戀愛、或者是即將邁入遠距離模式的情侶們。寂寞的留學生生活,大家彼此幫忙、互相扶持,在有限的社交圈子下,難免彼此就芳心暗許了;留在台灣的這一方其實心裡面是非常徬徨的,深知這一去變數很多,『誰能保證些什麼呢?』自己不希望變成絆住對方的石頭,但卻又捨不得甘心放手。

漫無止盡的等待是很煎熬的,尤其是當雙方什麼承諾也沒有的時候;天天期待著對方的來信,卻又不知道他是以什麼樣的心情、身分寄這封email給你,心情隨著高低起伏,那真的不是普通地痛苦。

到底該不該繼續等待呢?沒有其他的人可以替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真的音訊全無,也不見得就會活得比較快樂。

每一個人的『遠距離』概念都不盡相同,但是或許可以跟『時間』做個結合來判斷:半年以上不得相見的,可以算是遠距離。有的人是台北、桃園分隔兩地就在嫌遠,但也有的人是台北、美國分隔兩地卻依舊甘之如飴。

距離三萬公里,一年能見上一次面,有人就會覺得很滿足;
距離三十公里,一星期見上一次面,也有人覺得還是不夠。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都能一直幸福到最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