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棒球發展的停滯,簡單舉例一下,
從國際賽裡面最明顯的兩個點就可以看出來。
一個是『四棒捕手』,一個是『右投左打』。
我自己從學生時代打棒球,就是捕手;
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後來只要看棒球賽,我都一定會特別注意捕手。
不管是他們的配球、傳球、關鍵時刻的安撫、指揮作戰。
但是台灣和世界各國不同的就是,
只要國家代表隊出賽,我們就是看不見捕手擔任『三、四棒』
我們的捕手總是放在7~9,
守備好、配球佳又能夠排上第五棒的捕手,
就已經足以在台灣棒壇被喻為『名捕』,例如曾智偵。

我覺得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有句常從教練嘴中說出的『名言』就是關鍵:

『捕手只要專注在配球和守備上,打擊就比較不要求了。』

老實講,我只要每次聽到這句話,就會不由自主的火冒三丈。

這種觀念,其實已經是三十年前的落伍想法了,
但是卻還是普遍存在台灣的棒球場上,
甚至是出自許多教練口中,而球迷們也跟著奉為圭臬。

但是,基本上『火力』和『配球守備』根本就是兩碼子事情,
日本養樂多燕子的古田敦也、東京讀賣巨人的阿部慎之助、
福岡大榮鷹的城島健司、美國德州遊騎兵隊的羅德里魁茲,
(I-Rod現在在底特律老虎隊,我對他在遊騎兵隊的時候比較有印象)
都是最好的例子。
日本高校甲子園比賽中,最辛苦的投手,卻往往擔任球隊的中堅棒次,
連投手都可以打四番,有什麼理由捕手打擊可以不用振作?

或許甲子園的投手打四棒,
是因為擔任投手的球員往往是隊上最佳球員之故;
但是,捕手必須靈活配球、觀察對手,
也應該是觀察球路最多的球員,眼睛最能適應速球直線飛來的球員,
而能夠連蹲九局,體能也應該是全隊數一數二的人,
實在沒有道理,捕手的打擊可以『理所當然』變成『消耗棒次』。

另外一個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
可能就是捕手這個位置,往往是球員都不願意去守的,
身材好的選手,會被教練先選去當投手、游擊手,
往往最後一個分配的位置才是捕手;
但是事實上捕手的重要性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很有趣的,我剛剛在Ptt的baseball板上
就看到有一位版友很大聲地說道:
『捕手打擊強是撿到的,捕手打擊不需要去要求是最基本的觀念...』
我想,他一定是很真心的這麼認為吧...唉...

延續落伍的棒球發展觀念,發展出來的中華隊,
就是硬生生比別人少掉一棒的攻擊機會,更別說腳程了;
在這種狀況下台灣人卻還能老是拿到獎牌,不是很奇蹟嗎?

另外一點,就是『右投左打』。

左打和右打的優缺點,我想應該不需要我去分析。
光是由打擊區到一壘的距離就縮短了將近一公尺;
再加上打擊後身體的重心移動方向(右打向左、左打向右)
整個衝壘的時間,左打至少可以比右打快個一秒左右。
不講別的,光是內野安打的機率就比右打高。

當然,右撇子仍然佔了全球人口的多數
既然左撇子少,自然左打就會少。
但是左打實在很有優勢,該怎麼辦?
承蒙球友指教,左右打的選擇其實還跟主視力眼的取向有關,
但是我想多數少棒隊的教練大概沒想過這些問題吧~

其他國家的棒球訓練,早在青少棒、少棒時期
就已經讓球員練習『右投左打』,主要就是想完全利用球員的腳程
以及對付人數相對偏多的右投手。
發展至今,從這屆奧運,我們可以看到右投左打的例子,
有日本名將高橋由伸、福留孝介、小笠園道大,
還有名震全球的怪物鈴木一朗、怪獸松井秀喜都是有名的右投左打
甚至是松井稼頭央本身也是左右開弓的球員。

除了日本,看看其他各國的陣容
加拿大陣中更是刻意挑選了右投左打陣容的選手
先發九人打序中,有八位是右投左打。
唯一的那一個人是左右開弓....
這代表了什麼呢?
這代表其他國家懂得找出棒球場上的優勢,並且加以激發
除了一開始教練的棒球觀念必須新穎、活潑之外
更重要的是球員自己必須認真苦練,
除非是從小習慣右投左打,否則要在熟悉右打之後硬練左打
的確是非常需要毅力與苦練的。

當然啦,我個人是認為像加拿大那樣的陣容有點矯枉過正,
如果一支球隊中左打、右打各佔半數以上的打序,可以完成『鋸齒打線』
就已經可以帶給對手很沉重的壓力。
而右手打得好的球員,當然也沒必要硬是要求他們改練左打
只是我不免想到,國內棒球如果早點有這些觀念的落實
許多快腿好手的成就絕對不只於此。

以上我所提到的『四棒捕手』還有『右投左打』,
其實都是在突顯一個問題:『棒球觀念』
棒球觀念雖然來自傳承,但是也不能墨守傳統,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就可以多少證明,
台灣的棒球發展真的是『停滯』了好久,
而這還只是其中最明顯的兩個例子而已。

還是回歸到最先的看法:
台灣只有1萬2000人的棒球人口,真的是太少了。


--
圖片中的捕手是日本職棒養樂多燕子隊的當家第四棒古田敦也。
他被日本人譽為『有史以來日本最偉大的捕手』,
我認為他甚至是世界級的偉大捕手。
古田敦也擅長紀錄、分析對方打擊的習性,號稱『ID野球』;
配球大膽靈活、強肩、巧打,
台灣至今尚無任何一位捕手足堪並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