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還挺常回中壢去,那是我媽的故鄉。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元節殺豬公,宰好的豬公就攤開、架在老厝三合院前方屋埕的中央,當時年紀小,總是不安分,我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去戳豬公的鼻孔,戳成功的感覺十分良好,事後若是被我媽逮到難免就是一頓揍,然後會被抓到井邊汲水洗手。
不過,我中間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沒回中壢老家去了,即使陪外婆回中壢去祭祖,也只到祠堂、沒回老厝。偶然問起,沒想到老厝不但荒廢了、正廳的屋頂竟然還垮下來了。我決定找個時間回去走一趟,恰好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外婆照例要回宗祠去祭祖,我就搭上舅舅的便車,省了去程的車資。
老厝的位置差不多是在中壢市環中東路二段和中山東路二段交會的地方,因為都市計劃的緣故,從中壢市區過了環中東路之後,就會明顯呈現出田園景觀,從中山東路彎進小路(小路旁原本是製磚廠,現在都改建成公寓了)、繞過幾叢竹子,老厝就出現了。
所謂的老家,應該就是「即使相隔十幾年才回去,熟悉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的感覺吧?轉彎處的竹叢、老厝隔壁製香廠的晒香架、彎曲的小路,都還和記憶中的模樣幾乎完全一樣;小孩子記憶中所看到的屋埕和三合院感覺好大,長大再看就覺得其實空間很小。
【看著頹圮老厝的舅舅】
【1978年,我在老厝前的照片,當時的老厝還沒有塗上外面那層水泥】
屋埕的位置已經變成姨婆一家人的晒衣場,五顏六色的衣褲掛得像是軍艦上的萬國旗一樣,晒衣繩後就是老厝的正門、大廳。屋頂上的瓦片少了一大片,大廳背後的牆也倒了下來,屋內的地上堆滿了頹圮傾倒的磚瓦,還長了不少雜草。
【緊挨著老厝旁姨婆的家】
在老厝四周圍晃了晃,以前小時候覺得非常適合「大冒險」的屋前屋後,現在不到10分鐘就晃完了。雖說老家熟悉的景象仍在,但其實仍有不少改變:原本應該種滿水稻的田都沒人耕種了,老厝前原本一畦種菜的小園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醜陋到不行的鐵皮屋。
【老厝左方的小路】
【這口井從日據時代就有,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裡,澆菜、洗衣、煮飯、燒水、洗澡全靠它】
關於這口井,我的老母有個比較印象深刻的回憶:在當地人的習俗,凡是小女孩到了一定的年紀,長輩們就會在農曆正月二十日當天,也就是所謂的「天穿日」,在井邊為女孩子穿耳洞。老母回憶當時就是在這口井旁,由我的外曾祖母使用很簡單的鋼針刺穿之後,再插上一根雞毛以固定耳洞。每一個左鄰右舍的女孩子都是相同的程序,但只有老母出現相當不良的反應:「耳朵差點爛掉,花了好久時間才痊癒」。
【應該至少百年歷史的石板橋】
與其說是僑,但其實就是一段橫跨小山包旁山溝的石條過道。
【老厝後方的菜園】
離開老厝,外婆她們要前往位在大勇一街和協同街交叉口的「鍾氏宗祠」祭祖,我則是要步行、跨過鐵軌的另一邊,去前站那邊的舊市街看看。
由於某些上一代難解的家庭因素,所以我媽、和我兩位舅舅,都跟著外婆姓「鍾」,而非姓外公的「黃」,所以他們都說自己是鍾家、而非黃家。鍾家祖先當年在中壢購買土地並加以開墾的區域,叫做「埔頂」,差不多就是今日中山東路二段「普仁里」的區域。「中壢」這個地名中的「壢」字,指的是老街溪和新街溪這兩條溪所切出來的澗谷。澗谷中間的區域,就是中壢;有澗谷,必然就有高處,所謂的「埔頂」,就是指小山丘的頂部,所以若從鐵軌方向、沿著中山東路往普仁國小方向走,很明顯就是一段上坡路。
【大門上的對聯首字就是遷台開基祖的明諱「沐芳」】
「埔頂鍾家」的祖籍是廣東省嘉應洲鎮平縣(今中國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招福鄉順嶺下杞林埧世興社,渡海來台開基祖為十一世沐芳公,大約是在清朝乾隆3年,從廣東攜子渡海來台,由淡水登入,首先入墾於新莊,等到稍有積蓄之後就往南發展,在中壢埔頂、水尾、龍潭、關西等地廣置田產共一百五十甲。沐芳公生有四個兒子,長子起仁在中壢發展,次子義起在龍潭發展,三子禮起在關西發展,四子智起不詳;因此,在中壢的埔頂鍾家主要是長子一脈。
外婆在日據時代就讀新街國小(外婆是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出生),她說那時候她都得走路上學,沿著今日的中山東路、中原路橋、普義路、然後抵達延平路上的新街國小,外婆回憶說她那時候上學都得走上個把鐘頭,而她算是幸福的小孩,因為她有鞋子可以穿;很多當時的小孩子沒鞋可穿、若是在大冷天裡走上這麼長一段路去上學,往往腳都凍傷了。
【A點:老厝、B點:鍾氏宗祠、C點:新街國小】
我今天也走差不多的路線,只是中原路橋行人無法行走,所以我必須多繞一點路,從火車站那邊跨越鐵軌,再走元化路接上延平路。
【中北橋下的新街溪】
今天天氣特別熱,氣象預報特別不準(不是說會下雨嗎?)在大太陽底下走這段路並不輕鬆,但終究是走到了。
根據外婆的說法(這樣算是田野調查、口述歷史吧?)當時的新街國小叫做「白川國小」,一聽見「白川」我就反射性地想到「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結果似乎和他無關,只是因為新街溪在日本時代叫做「白川」。
新街國小裡至今還保留當年的日式教師宿舍,我實在很想進去看看,無奈校門深鎖,我又不方便發揚建中精神,只有站在門外徒呼負負了。
新街國小旁有一座「聖蹟亭」,由於剛好位在一座土地公廟的後面,另外一方則是被天橋遮蔽,所以並不顯眼。但是這座聖蹟亭據考證是鑑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約有160餘年,差不多和圓明園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聖蹟亭,就是所謂的「敬字亭」、「惜字亭」。以前讀書人有個習俗,就是對文字非常尊敬,凡是寫過文字的廢紙,都不能隨便丟棄,而是必須送到「聖蹟亭」來焚燒,這是祖先對文字及知識的一種敬重態度。
不過,這座「聖蹟亭」的外觀是在日本時代改建過的,我引述一段「 Tony自然人文旅記」裡對這座惜字亭的描述:『三層亭塔,高約三公尺,立面以洗石子砌成,有大正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雕飾,底座為八角形,中層為四邊形,上層為六邊形,正面浮刻「聖蹟」二字。最上方的亭簷則是中式飛檐。這是全台現存的惜字亭中少數具有洋味的,表現出日據時代初期的西洋風建築特色。』
而如今,似乎很多土地公廟的信徒都以為這座亭子是用來燒金紙的,所以爐口可以看到焚燒過的痕跡、也堆滿了許多金紙灰。真的很希望廟公能提醒一下香客,否則老是燒錯爐,土地公可是通通收不到的。
走完這一趟,以後就不會找不到回老厝的路了。或許也該認真考慮一下,是不是要將老厝修復起來;這過程可能要花不少錢,但是實在很不願意看到老房子就這麼屋瓦頹圮、被蔓草淹沒。
【參考資料】
中壢文史工作室「清代中壢家族的開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