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甥女的年紀漸長,慢慢地也可以接受看一些更有劇情的影片,宮崎駿的系列動畫我覺得算是比較輕鬆的入門,聽說幼兒園的老師有放映過「神隱少女」給他們看 (對一群五歲的小孩選這片我是覺得早了點) 原本我最想讓她看的「龍貓」她則是顯得興趣缺缺,直到上個禮拜她從Netflix的圖示上選了「崖上的波妞」。
「阿菇,這會不會很恐怖啊?我不要看到爸爸媽媽會變成豬、警笛頭和Haggi Wuggi。」(合先敘明:以上這些我都沒讓她看過,只是網路時代成長的孩子在點YouTube影片時難免會先看到一些預覽圖片,然後我就必須去幫她查出來那些角色到底是甚麼,有些光看預覽圖就足以讓她印象深刻)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經:蒹葭》開頭四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當中「蒹葭」(現代漢語拼音同『兼家』)分別是不同的兩種草類,長在水邊,其中「蒹」是荻草;「葭」則是一種蘆葦。這兩種草類除了秋天時開花,會在水岸邊形成白茫茫的一片,此外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蒹、葭的纖維都是十分強韌,因此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中原地區的先民便常用其乾燥後的草莖,經捶打後用其纖維編織提袋以盛物、或編織草蓆、草帽、草鞋等日常用品,類似於台灣苗栗苑裡鎮盛產的藺草手工製品。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事發展至今,從全世界的風向與舉措來看,或許可以研判出一種新的全球戰爭態樣:受侵略的國家在沒有加入國際協防條約(EX.北約、歐盟)、或者是被曾經保證防護的國家背叛(EX.中國承諾對烏的核保護傘)等背景下,必須獨力面對侵略者的入侵;且在一定的條件成就之後 (EX.撐上一定的天數不陷落、可信的民主體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等等),那世界主要國家應該會出手援助。
但是各國的援助仍會在「避免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大規模核戰爭」的前提下,避免直接踏入戰場,取而代之的是提供金錢、彈藥、武器、民生物資的方式,同時削弱入侵者的金流、經濟動員能力,讓戰爭朝向曠日廢時的方向發展。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壬川奔海豁去病,寅虎嘯春欣棄疾」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因為高雄議長跳樓輕生的新聞,在對此的議論中出現了不少「人死為大」的聲音。 其實臺灣人在這方面確實是比較厚道的,但凡牽涉到人命,不管是批評、抨擊、糾正、指導彷彿都會在一瞬間煙消雲散。當然也不完全都是厚道使然,大概有更多的成分是擔心議論逝者的不是恐導致自己夜不安寢吧。
所以「人死為大」變成臺灣輿論的指導方針、媒體風向的主導潮流、甚至是議題評論的句點,然後美其名為一種「傳統美德」。
可是同樣是來自某泱泱古國的傳統中,還有一句話是「蓋棺論定」,引用教育部國語詞典上的解釋是「人的一生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後亦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這句話最早能追溯到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君不見,簡蘇徯 》詩中,比起「人死為大/死者為大」這個大致起源自晚清的概念,顯然應該影響到更多的華人先祖才是。而既是「蓋棺」之後方能「論定」,則勢必得對逝者有過一番評價論述、才能功過底定。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