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茄芷袋、葭織袋、葭苴

《詩經:蒹葭》開頭四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當中「蒹葭」(現代漢語拼音同『兼家』)分別是不同的兩種草類,長在水邊,其中「蒹」是荻草;「葭」則是一種蘆葦。這兩種草類除了秋天時開花,會在水岸邊形成白茫茫的一片,此外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蒹、葭的纖維都是十分強韌,因此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中原地區的先民便常用其乾燥後的草莖,經捶打後用其纖維編織提袋以盛物、或編織草蓆、草帽、草鞋等日常用品,類似於台灣苗栗苑裡鎮盛產的藺草手工製品。

部分語言學家在經過研究之後,主張今日的「河洛話」有可能就是先秦時期乃至漢、三國、晉朝期間中原官方所使用的「雅言」;直至「五胡亂華」(西元304-317)期間原本大量世居於中原地區的世族百姓舉族遷徙至今日的福建、嶺南一代,雅言便隨著移民大量來到南方並獲得較好的保留與傳承,再與當地原住民族語言融合,增加詞彙,進而形成今日的「閩南語」體系。

若以此為據回推,則當年的「蒹葭」讀音或同今日閩南語「ㄍㄧㄤ ㄍㄚ」 (用現代漢語注音很難準確的呈現出字的讀音,"蒹"的河洛話讀音同"兼"字);而使用葭(蘆葦)編織的袋子,在民間稱為「葭織」,到此赫然發現,這種「用蘆葦草粗纖維編織的袋子:葭織」(河洛話發音 ㄍㄚ ㄐㄧˋ)不就是今日台灣阿桑的愛馬仕:茄芷袋嗎?原來照音而描的「茄芷」其實是蘊含其意的「葭織」,頓時恍然大悟。而當在網路上搜索「葭織」二字時,也在日本近江國(大約是當今滋賀縣範圍)的文物中,出現類似以植物編織的布面局部,顯然類似的工藝同樣也傳入日本,記錄在案。


茄芷袋、葭織袋、葭苴

【日本傳承織物:近江國 葭織】

在中國福建的漳浦地區,當地人將相似類型的袋子稱之為「葭苴」。「苴」(音:居)是一種麻, 《玉篇》苴,麻也。植物纖維為麻,可織布;中國古代也會將塞在草鞋中做緩衝的草墊稱為「苴」(音:據),《說文解字.艸部》:「苴,履中草。」在中國漳浦地區的「葭苴」是一種用席草編成的袋子,底為四方形,上為圓形,穿上麻繩,就可能背;把繩子結成十字兜在底下,就可以挑。以前的農村,家裏盛物或者外出要帶點東西,就用葭苴裝。一些商販也把商品裝在葭苴里,擺在攤店售賣。聽起來其實比較像是可攜帶式的草編袋筐,或許是因為閩南語在不同地區的發音有所不同,「葭苴」和台灣目前常用的「茄芷袋/葭織袋」其河洛話發音也不同,因此或許是因地域產生的變音,但也不排除「葭苴」與「葭織袋」僅是類似的物品,初始材質相似,但形制、用途有細微的差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茄芷袋 葭苴 葭織
    全站熱搜

    skyf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